在體操比賽中,觀眾經常會看到運動員在做吊環(huán)或單杠時,手上都帶上一個皮制的東西、一端套在手指上,一端系在手腕上,這就是“護掌”。顧名思義,“護掌”就是用來保護手掌的。因為運動員在做吊環(huán)、單杠中的各種懸垂、擺動、回環(huán)、轉動等動作時完全是依靠兩只手抓住環(huán)或杠子來完成的,手掌和器械之間有摩擦,時間久了,手掌的皮膚住往會磨成泡,甚至揭去手皮,影響訓練。為了能保護手掌,能使訓練時間更長些,效果更好一些,避免起泡,揭皮之苦,在實際訓練過程中就發(fā)明了“護掌”。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體操技術的發(fā)展,“護掌”的功能也發(fā)生了變化,逐漸從單一的“保護”功能進化到能夠提高“握力”,幫助和促進動作難度的發(fā)展,使單杠、吊環(huán)的技術發(fā)展產生了一個飛躍。特別是,單杠的技術之所以能日新月異,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在某種意義上無不歸功于護掌的出現和不斷的發(fā)展。 在比賽時,觀眾可看到運動員在上器械之前,站立在一個白色的圓筒前面,用雙手來回擦白粉,這是在做什么?這是在涂擦一種防滑的碳酸鎂粉,目的是增加手掌與器械之間的摩擦力,防止從杠上脫手。如果不使用鎂粉就難以完成高難度動作,由此可知運動員上器械前認真地涂擦鎂粉的重要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