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漏堵漏
用鑿子或沖擊鉆將滲水部位打成4~5cm深,直徑2~3cm的孔洞,用于沖洗干凈后,r-1型材料加水(灰:水=1:0.3)攪拌均勻,捏成料團(料團大小與孔洞相近),手掌感覺發(fā)熱,迅速將料團塞于孔中,并用手掌壓住幾分鐘,手掌感到發(fā)硬后,松開手掌,再用木板壓平。15min后進行濕養(yǎng)護。 防水堵漏
抹面抹面
基面清理干凈,充分濕潤后,r-1型材料加水(灰:水=1:0.4)攪拌均勻(不得含生料或團粒)成膩子狀,用抹子或刮板迅速上層料(厚度1mm),涂層硬化后噴水濕養(yǎng)護,再上第二層料(厚度1mm),上料時稍用力使涂層密實。若還有局部滲水或有濕漬,只需在滲水或濕漬部位再加涂一層,直到不滲不濕。并注意搭接,每次配料不要太多(每次攪拌應在凝結(jié)前用完),以免造成浪費。涂層硬化后要進行濕養(yǎng)護3d。
注意事項
拌制材料隨用隨配,攪拌好料必須在凝結(jié)前用完;盡量避開烈日下施工,若在烈日下施工涂層凝固后,應及時加遮曬措施和濕養(yǎng)護,0℃以下施工要添加防凍劑;材料貯存時,應置于室內(nèi)干燥處。材料袋裝拆線后,余料應扎緊口,勿受潮。
1.基層要求
與防水材料接著的界面必須不可有膨鼓、起沙、蜂巢、木頭、紙屑、污泥、小石塊、也不能做在松 動不牢固的表體上,原因是附著性不良,再加上太陽紫外線破壞,建筑物本身熱脹冷縮,以及水蒸氣壓 力破壞,容易造成防水層老化、失敗。
2.正面優(yōu)于負面
如屋頂防水,直接做在屋頂表面,墻壁防水應直接做在外墻、水箱漏水直接做在水箱內(nèi)層,水有壓 力會往他處擴散,房子里死角的地方也不容易施工。這里所講的“優(yōu)于”是相對比較的,而非性的 。因為隨著科技的發(fā)達,市面上陸續(xù)有人推出背水面施工的防水材料以及高低壓注入合成樹脂產(chǎn)生膨脹 結(jié)晶體,亦可防水,但是并非所有的場合都可成功的施工,所以非不得已,應該采正面防水施工。
3.圍堵容易失敗
防水應該從根源治起,用圍堵方法,水是無孔不入,也會產(chǎn)生壓力破壞,根源不治焉能持久,舉例 來說:頂樓漏水的位置,剛好在加蓋違建房間里面,一般人就想要從外圍作截水路,容易失敗。
4.止漏的定義
不管水壓的大小,不管下幾天的雨,也不管屋頂,總之房內(nèi)涂料不變色,不鼓泡。
防水補漏,狹義來說就是對建筑物的戶內(nèi)外防水處理施工和戶內(nèi)外滲漏區(qū)域的補漏施工。廣義說這是對待有空間物體的防水處理和流質(zhì)、液體補漏處理。
要達到防水的功效不一定要花錢,混凝土除了發(fā)生“劣化”外,本身就有防水功能。譬如說:以前 所蓋的房子,外墻并沒有貼磁磚、粘石子卻也不會漏水,而別墅區(qū)的房子,做了昂貴進口防水涂膜 以后,仍然有漏水現(xiàn)象發(fā)生!
材料不是,任何一種防水材料都有它的獨特性、適用性。“一劑治百病”的觀念是錯誤的。所以如何選擇材料才是重要的課題,良好的醫(yī)生是在主導“用藥”而不是被“藥劑”牽著鼻子走“。
1.在進行防水補漏施工之前,先清掃基層,將基層表面的浮塵去除干凈。其次,有松動的部分如水泥塊時也一并去除。水電改造以及排水孔施工中留下來的孔洞要重點進行處理,處理完后,遺留的塵土要用毛刷清理干凈。
2.將基層表面清理干凈后,取適量的防水涂料稀釋后進行刷涂,刷涂時要按照先小后大,先細后全的原則。墻面陰陽角呈圓弧形,在做大面積的防水施工時,要根據(jù)家庭的設計需求填充凹槽。在凹槽節(jié)點時,可以刷涂兩層防水涂料,以保證刷涂的厚實性。
3.防水補漏過程中要且細致,特別是做防水層時,要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操作,厚度一定要達到標準,切不可圖省事。其次,注意接縫處、陰陽角等位置。
4.在防水補漏完成后,墻體表面會形成一個防水層,此時,就可以進行貼瓷磚。但是由于在貼磚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意外,造成處理不當,導致防水層破損,因而,可以在防水層施工完成后,對墻體再做一個保護層。保護層一般是用水泥加入一定的界面劑攪拌均勻后進行刷涂,形成一道防水屏障。
5.保護層做好后,要對墻體進行閉水試驗。在進行閉水試驗時,封好下水口,存蓄一定水位的用水,用水深度不得低于0.2厘米,試驗時間不低于24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