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即是消除隱患,預防災患(即預防和解決人們在生活、工作、學習過程中遇到的人為與自然、偶然災害的總稱),當然狹義的意思在人們認識初期是:(撲滅)火災的意思。
Fire control;Fire fighting;Fire protection滅火與防火。亦指滅火、防火人員。郭孝成《浙江光復記》:“衛(wèi)隊及巡警消防,見勢已烈,均袖綴白布,以表輸誠?!比纾罕仨氉ズ孟拦ぷ鳌@纾合儡嚒⑾兰夹g。中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消防歷史,“消防”一詞是二十世紀從日本引進的,是一個外來語。但“消防”的根在中國。日本的文字是從中國的漢字演變而來,漢字早在西晉太康五年(284年)就開始傳入日本。“消防”一詞不僅字形與漢字完全相同,字義也無差別。現代意義的消防可以更深層的理解為消除危險和防止災難。
我國消防隊伍,是以公安現役消防隊伍為主體,地方政府專職消防隊伍和企事業(yè)專職消防隊伍為補充,其它多種形式消防力量并存的消防保衛(wèi)力量體系。
1、公安消防隊伍。公安消防部隊是公安機關的組成部分,總員額近124657人,實行現役制,列入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序列,享受中國人民解放軍同等待遇,是中國火災預防和滅火救援的主力軍。
注:在部分經濟較發(fā)達地區(qū),地方政府采取增加行政公安編制建立非現役公安消防隊伍,人員享受人民警察待遇,全國目前共有950多人。
2、地方政府專職消防隊伍。按照“政府投資、多種體制、公開招聘、公安管理”的形式,以合同制用工方式招收專職消防隊員,組建地方政府專職消防隊,約1萬多人。
3、企事業(yè)單位專職消防隊伍。在機場、港口、油田、電廠和其他火災危險性較大的大型企業(yè)、事業(yè)單位設有專職消防隊,全國共有7.6萬人,主要擔負本單位內部的消防保衛(wèi)任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公共娛樂場所消防許可證》發(fā)放程序
1. 申報單位出具申請報告,向當地公安消防監(jiān)督機構領取《公安娛樂場所消防許可證申報表》。
2. 填寫好《公共娛樂場所消防許可證申報表》,申報單位簽署意見并加蓋公章,將填寫好的申報表和申請報告送當地公安消防監(jiān)督機構(支隊所管轄的重點單位直接送支隊防火處)。
3. 當地公安消防監(jiān)督機構接到申請單位的報告和《申報表》后 7 天內,派分管參謀進行現揚勘察,按審核內容進行審核,合格的,各縣(市)市由分管參謀簽署意見,交大隊主管領導審批并加蓋公章,按規(guī)定收取費,然后由大隊內勤負責填發(fā)《公共娛樂場所消防許可證》。
消防通信
全國地、市級以上城市都建有不同規(guī)模、不同形式的“119”消防指揮中心(火災報警電話為119)。許多大中城市建立了功能齊全、技術先進的消防通信指揮系統,主要包括火災報警及接收、火警辨識、編制出動方案、下達出動命令、力量調度、現場通信保障和消防信息管理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