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表面不得允許有裂紋、結疤和折疊。鋼筋表面允許有凸塊,但不得超過橫肋的高度,鋼筋表面上其他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于所在部位尺寸的允許偏差。
尺寸、外形、重量和允許偏差:
1)公稱直徑范圍及推薦直徑
鋼筋的公稱直徑范圍為6~25mm,標準推薦的鋼筋公稱直徑為6、8、10、12、16、20、25、32、40、50mm。
2)帶肋鋼盤的表面形狀及尺寸允許偏差
帶肋鋼筋橫肋應符合下列基本規(guī)定:
橫肋與鋼盤軸線的夾角β不應小于45度,當該夾角不大于70度時,鋼筋相對兩面上橫肋的方向應相反;
橫肋與間距l(xiāng)不得大于鋼筋公稱直徑的0.7倍;
鋼筋加工一般要經過四道工序:鋼筋除銹;鋼筋調直;鋼筋切斷;鋼筋成型。
當鋼筋接頭采用直螺紋或圓錐螺紋連接時,還要增加鋼筋端頭鐓粗和螺紋加工工序。鋼筋配料與代換鋼筋代換
以另一種鋼號或直徑的鋼筋代替設計文件中規(guī)定的鋼筋時,應遵守以下規(guī)定:
應按鋼筋承載力設計值相等的原則進行,鋼筋代換后應滿足規(guī)定的鋼筋間距、錨固長度、小鋼筋直徑等構造要求。
以高一級鋼筋代換低一級鋼筋時,宜采用改變鋼筋直徑的方法而不宜采用改變鋼筋根數(shù)的方法來減少鋼筋截面積。
用同鋼號某直徑鋼筋代替另一種直徑的鋼筋時,其直徑變化范圍不宜超過4mm,變更后鋼筋總截面面積與設計文件規(guī)定的截面面積之比不得小于98%或大于103%。
設計主筋采取同鋼號的鋼筋代換時,應保持間距不變,可以用直徑比設計鋼筋直徑大一級和小一級的兩種型號鋼筋間隔配置代換。
在生產和應用技術方面,我國在引進的基礎上有了發(fā)展,如冷軋帶肋鋼材抗拉強度由國外一個強度級別發(fā)展到三個級別:CRB550、CRB650和CRB800;應用范圍也由國外的非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構件擴大到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為推廣應用鋼筋,國家和一些省市主管部門組織編制了有關標準和圖集。國家標準《冷軋帶肋鋼筋》GB13788─2008已經實施。行業(yè)標準《鋼筋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95─2011已于2012年4月1日起施。
國家科委已將鋼筋列入國家重點推廣的項目。建設部將它納入“九五”、“十五”期間建筑業(yè)重點推廣的10項新技術之一(包含在"鋼筋和預應力混凝土技術"項目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