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種類很多,通常按化學成分、生產(chǎn)工藝、軋制外形、供應形式、直徑大小,以及在結構中的用途進行分類:
一、按直徑大小分
鋼絲(直徑3~5mm)、細鋼筋(直徑6~10mm)、粗鋼筋(直徑大于22m
鋼筋
鋼筋
m)。
二、按力學性能分
Ⅰ級鋼筋(235/420級);Ⅱ級鋼筋(335/455級);Ⅲ級鋼筋(400/540)和Ⅳ級鋼筋(500/630)
三、按生產(chǎn)工藝分
熱軋、冷軋、冷拉的鋼筋,還有以Ⅳ級鋼筋經(jīng)熱處理而成的熱處理鋼筋,強度比前者更高。
鋼筋的綁扎應該符合以下的規(guī)定:
1.鋼筋的交點須用鐵絲扎牢;
2.板和墻的鋼筋網(wǎng)片,另須在中間部分的相交點可相間隔交錯的扎牢,但要保證受力鋼筋不發(fā)生位移。雙向受力鋼筋網(wǎng)片,須全部扎牢;
3.梁和柱的鋼筋,除了設計有要求外,箍筋應于受力筋垂直設置。
4.板、次梁與主梁交叉處、板的鋼筋在上,次梁鋼筋居中,主梁的鋼筋在下;當有圈梁或墊梁時,主梁的鋼筋在上。
從所了解的各省情況看,在建設部和各省市建委的大力推動下,冷軋帶肋鋼筋的推廣工作有了很大進展。一些省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其中江蘇、遼寧兩省的推廣面,在預制構件中已淘汰了冷拔低碳鋼絲;在現(xiàn)澆混凝土結構中也有了數(shù)量較大的應用,四川、福建省的在這方面推廣工作很有成績。此外,北京、河北、湖南、安徽、山西、山東、廣東、浙江、上海等省市也陸繼開始推廣應用。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僅1998年全國的推廣量已超過60萬噸。用于城鄉(xiāng)住宅及公共建設的建筑面積達1.5億平方米,今后還將有較大的增長。
鋼筋加工制作時,要將鋼筋加工表與設計圖復核,檢查下料表是否有錯誤和遺漏,對每種鋼筋要按下料表檢查是否達到要求,經(jīng)過這兩道檢查后,再按下料表放出實樣,試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鋼筋要掛牌堆放整齊有序。
施工中如需要鋼筋代換時,必須充分了解設計意圖和代換材料性能,嚴格遵守現(xiàn)行鋼筋砼設計規(guī)范的各種規(guī)定,并不得以等面積的高強度鋼筋代換低強度的鋼筋。凡重要部位的鋼筋代換,須征得甲方、設計單位同意,并有書面通知時方可代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