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高樓大廈逐漸成為了一個城市的標志,景觀雕塑也也同樣具備成為城市標志的可能。景觀雕塑是城市規(guī)劃的重要內容之一,必須從城市總體規(guī)劃和詳細規(guī)劃文件上確定位置。城市景觀雕塑應注意發(fā)掘那些可以表現這個城市特色的題材,是否能成為這個城市標志,或者成為城市特色景觀。
國外以古希臘、羅馬以及文藝復興時期的柱式基座手法為主,也有采用古典基座加墻身及檐口的三段式構圖。許多古典的雕塑紀念碑的基座都是從這些結構演變而來。英國的瓦特紀念碑、德德與席勒紀念碑的基座都是從古典式樣中演變出來的。
俄羅斯莫斯科的“自由”紀念碑騎馬雕像同基座的比例就是1:1。普希金紀念碑像與基座比例也是1:1。
現代景觀雕塑的基座應處理得更為簡潔。以適應現代環(huán)境設計特征和建筑人文環(huán)境特征。
景觀雕塑的平面設計有幾種基本類型:
中心式
景觀雕塑處于環(huán)境中央位置。具有的觀察視角,在平面設計時注意人流特點。
丁字式
景觀雕塑在環(huán)境一端,有明顯的方向性,視角為180度。氣勢宏偉、莊重。
通過式
景觀雕塑處于人流線路一側,雖然有180度觀察視角方位,但不如丁字式顯得莊重。比較合適于小型裝飾性景觀雕塑的布置。
一個的景觀雕塑或景觀雕塑群建造必然要含有特定的意義。表現或標識出特定的人物和特定事件。當然它必然離不開了特定的歷史背景和環(huán)境。
景觀雕塑絕大多數在室外,所以景觀雕塑應具有建筑特性。它應與環(huán)境、建筑融為一個整體。黑格爾在《美學》中提出:藝術家不應該先把雕塑作品完全雕好,然后再考慮把它擺在什么地方,而是在構思就要聯系到一定的外在世界和它的空間形式和地方。這樣的理論同樣適合景觀雕塑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