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水技術分為非飽和潛水技術、飽和潛水技術。1957年美國海軍潛水專家邦德首先提出飽和潛水理論,飽和潛水相比于非飽和潛水具有下潛深度大、停留時間長、作業(yè)效率高的特點。在飽和潛水條件下,潛水員離開飽和艙到水中某一深度進行潛水作業(yè),然后返回飽和艙,這種方式的潛水成為飽和巡回潛水(簡稱“巡潛”),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重視,因為飽和潛水是當今世界上潛水技術的成果,是目前人類直接向深海進軍的手段。
1.水下打撈時改變你的呼吸頻率,不同于陸地上自然呼吸(約吸2秒吐2秒),需改為腹式呼吸,并減少呼吸頻率,在路上要多做練習到形成條件反射。 2.保持深吸慢吐的水中漫游,水下打撈時采用10~30秒深吸來強迫橫膈膜下降,水下打撈使氧氣能深入深層組織達成氣體的有效交換,切勿使用胸式呼吸,保持細水長流式吐氣,深吸慢吐時切記不可憋氣、強忍,一切以舒服為原則。 3.水下打撈在水中雙手不要亂動劃水,這樣容易浪費體力和空氣。 4.水下打撈在水中隨時保持中性浮力,避免虛耗體力和空氣。
隨著浮筒和大型浮吊的出現(xiàn),更多的時候是采用綜合打撈法.即在打撈一艘沉船的過程中不僅要用浮筒,內(nèi)浮力還要封艙抽水,用浮吊協(xié)助吊?。捎诰C合運用多種打撈法,減少了海上作業(yè)時間,對不同類型、不同水深的沉船也能應付自如.
船舶發(fā)生海難后沉沒,在沉船對海上航行、生產(chǎn)作業(yè)以及海洋環(huán)境保護等構(gòu)成現(xiàn)實或潛在危險的情況下,沉船所有人應當承擔對危險沉船及時打撈清除的義務。打撈沉船其他方法有:恢復浮力法、浮船塢打撈、解體打撈法、浮力材料法、充氣打撈法、圍堰打撈法、泡沫塑料打撈法等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