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酒山西省汾陽市杏花村汾酒集團生產。自南北朝時開始釀造,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汾酒素以色、香、味三絕著稱。其色晶瑩透明,有如水晶美玉,反復顛倒,絕無懸浮沉淀;其味清香純正,悠久修長;入口回味生津,余味無窮,是清香型白酒中的典范產品。因含脂豐富,有害雜質極微,又被稱為名白酒中衛(wèi)生的精品。汾酒曾在1916年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一等優(yōu)勝金質獎,以后又多次榮獲酒類評比的榮譽獎。獲得歷屆評酒會名酒稱號。
清香型白酒的特點為清香純正,酸甜柔和,諸味協調,后味很甜。乙酸與適量的乳酸乙酯為主。清香型白酒以汾酒、黃鶴樓酒和寶豐酒為代表。 采用大麥、豌豆制曲,清蒸清燒兩遍,固體發(fā)酵工藝生產。其酒氣清香芬芳,醇厚綿軟,甘潤柔和,余味爽凈是中國傳統(tǒng)釀酒技術的正宗。
醬香型酒標準 醬香型白酒國家標準(GB/T 26760-2011)由國家標準委正式發(fā),2011年12月1日起正式實施,為行業(yè)推薦性標準。這是我國醬香型白酒首份國家標準。 醬香型白酒國家標準中明確規(guī)定,醬香型白酒不得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發(fā)酵產生的呈香呈味呈色物質,需以高粱、小麥、水等為原料,經傳統(tǒng)固態(tài)法發(fā)酵制成,并對檢驗規(guī)則、標志、包裝、運輸和儲存等均有詳細規(guī)定。
醬香型亦稱茅香型,以茅臺、蜚聲中外的美酒為代表,屬大曲酒類。其醬香突出,幽雅細致,酒體醇厚,回味悠長,清澈透明,色澤微黃。 [1] 以醬香為主,略有焦香(但不能出頭),香味細膩、復雜、柔順含瀘(瀘香)不突出,酯香柔雅協調,先酯后醬,醬香悠長,杯中香氣經久不變,空杯留香經久不散(茅臺酒有“扣杯隔日香”的說法),味大于香,苦度適中,酒度低而不變。醬香型白酒的標準評語是:無色(或微黃)透明,無懸浮物,無沉淀,醬香突出、幽雅細膩,空杯留香幽雅持久,入口柔綿醇厚,回味悠長,風格(突出、明顯、尚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