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緣體不僅起絕緣作用,通常也為伸出的接觸件提供的對中和保護,同時還具有安裝定位,鎖緊固定在設備上的功能。固定不良,輕者影響接觸可靠造成瞬間斷電,嚴重的就是產(chǎn)品解體。解體是指接線端子在插合狀態(tài)下,由于材料,設計,工藝等原因導致結構不可靠造成的插頭與插座之間,插針與插孔之間的不正常分離,將造成控制系統(tǒng)電能傳輸和信號控制中斷的嚴重后果。由于設計不可靠,選材錯誤,成型工藝選擇不當,熱處理,模具,裝配,熔接等工藝質量差,裝配不到位等都會造成固定不良。
導致盤型懸式絕緣子劣化的原因
(1)溫度的影響,溫度對絕緣電阻影響很大,絕緣電阻隨溫度上升而減小。原因是溫度升高,絕緣介質的極化加劇,電導增加使絕緣電阻下降,變化的原因與溫度變化程度和絕緣材料的性質、結構等有關。
(2)濕度的影響,濕度對表面泄漏電流的影響較大,原因是絕緣表面吸附潮氣,形成水膜,會使絕緣電阻明顯下降。
(3)絕緣子機械過載造成的劣化。
(4)瓷件吸濕性劣化。
(5)瓷件內外應力重疊性劣化。
(6)瓷絕緣子熱膨脹造成的劣化。
(7)鋼帽澆裝水泥飽和膨脹性劣化。
(8)鋼帽澆裝水泥凍結膨脹性劣化。
(9)鋼帽、鋼腳電腐蝕性劣化。
(10)絕緣子過電壓造成的劣化。
(11)絕緣子內部缺陷造成的劣化。
20世紀80年代,清華大學、武漢水利電力學院等單位在國家“七五”計劃支持下,開始了復合絕緣子研制,兩個單位的傘裙材料都采用高溫硫化硅橡膠,金具和環(huán)氧玻璃鋼芯棒的連接方式采用了不同的技術路線,清華大學采用的是內楔式結構。武漢水利電力學院采用的是外楔式結構。兩校的科技成果分別轉讓到企業(yè),并轉化為生產(chǎn)力。初,電力運行部門對復合絕緣子的使用性能心存疑慮,對掛網(wǎng)運行很慎重,只是在110 kV以下電壓等級不重要線路上掛少量試品進行帶電考核。1990年華北地區(qū) 生大范圍嚴重污閃事故,試用的復合絕緣子顯示 出優(yōu)異耐污閃能力,受到電力運行單位的喜愛,很多 部門主動采用這項新技術,擴大試運行規(guī)模和范圍, 大大提高了輸、配電線路的耐污閃能力,并減輕了線 路清掃的工作量,因而受到電力運行單位歡迎。經(jīng) 過幾年運行考核,電力主管部門肯定了復合絕緣子 是一項防污閃新技術,并開始在兒110kV以上電壓 等級應用。
復合絕緣子也稱合成絕緣子。其絕緣件由玻璃纖維樹脂芯棒(或芯管)和有機材料的護套及傘裙組成的絕緣子。其特點是尺寸小、重量輕,抗拉強度高,抗污穢閃絡性能優(yōu)良。但抗老化能力不如瓷和玻璃絕緣子。復合絕緣子包括:棒形懸式絕緣子、絕緣橫擔、支柱絕緣子和空心絕緣子(即復合套管)。復合套管可替代多種電力設備使用的瓷套,如互感器、避雷器、斷路器、電容式套管和電纜終端等。與瓷套相比,它除具有機械強度高、重量輕、尺寸公差小的優(yōu)點外,還可避免因爆碎引起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