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水:將廢機油收集到集油池除水后,置于煉油鍋內,升溫到70~80℃后停止加熱,讓其靜置24小時左右,將表面的明水排盡,然后緩慢升溫到120℃(當油溫接近100℃時,要慢慢加熱,防止油沸騰溢出),使水分蒸發(fā)掉,約經兩小時,油不翻動,油面冒出黑色油氣即可。
酸洗:待油冷卻至常溫,在攪拌下緩慢地加入硫酸(濃度為92~98%左右),酸用量一般為油量的5~7%(系根據機油臟污程度而定)。加完酸后,繼續(xù)攪拌半小時,然后靜置12小時左右,將酸渣排盡。
酸洗把沉降、蒸餾后的機油放入一只大燒杯里,加熱到35℃,在攪拌下慢慢加入占機油體積約6~8%的濃硫酸(在30分鐘內加完)。這時,濃硫酸跟廢機油中的膠質、瀝青狀雜質等發(fā)生磺化反應。為了除去這些磺化后的雜質,再加入占機油體積1%的10%燒堿溶液,起凝聚劑的作用,加速雜質的分層。加堿后攪拌5分鐘,靜置一段時間,就出現明顯分層,上層油呈黃綠色,沒有黑色顆粒等雜質。
做好廢機油再生是業(yè)內共同努力的事情,我國潤滑油和基礎油市場依然長期向好,國內的油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這就需要進口來補充。預計每年將進口200萬噸以上。如果我們進行廢機油的再利用,就可以徹底解決這部分差距,也可以解決環(huán)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