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蝸牛,動物界,瑪瑙螺科,也稱褐云瑪瑙螺,瑪瑙螺軟體動物。白玉蝸牛雌雄同體,異體交配。只要溫度、濕度適宜,一年四季均可繁殖。白玉蝸牛全身是寶,綜合利用價值高,需求量大,深度加工大有可為。
白玉蝸牛因頭、頸、腹、足、身體肌肉白色如玉而得名,背負螺旋形的貝殼,故稱為“單殼體”。殼呈低圓錐形。頭部顯著,觸角2對,后一對頂端有眼。肉色潔白如玉,故稱為“白玉蝸?!?。腹面有扁平寬大的足,足部分泌滑膩白潤的粘液。外套腔頂壁富有血管為肺呼吸空氣。軀干旁與螺體相接處有一小圓孔通于肺。雌雄同體生殖孔開口在頸部右大觸角后方。行走時將身伸出殼外,遇到驚擾時則頭身皆縮入殼內。若遇干燥或冬眠時,分泌粘質以堵塞殼口。
白玉蝸牛不同于其他品種的蝸牛,在養(yǎng)殖方面特別的講究,不論是溫度、飼料,還是喂養(yǎng)方面,一點都不容馬虎大意,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下吧!
對于溫度來說,白玉蝸牛適宜生長的溫度是20-30度,在26-28度溫度生長快,在溫度較低的情況下,是嚴重不利于生長的。白玉蝸牛吃的食物比較雜亂,常食用的青飼料有蔬菜、樹葉以及水生植物,青飼料必須富含大量的葉綠素、蛋白質以及維生素,比如白菜、包菜、豆類以及瓜果類。也可選擇一些玉米粉和米糠搭配精飼喂食,喂食將飼料用水攪拌至半濕狀況,精飼可選擇豬、雞飼料。
投喂時要講究方式方法,在幼蝸還未長至豌豆前,禁止投喂任何精飼,否則會到幼蝸生長肥大,影響后期生長,導致性早成熟,造成品質退化。投喂時先將青飼料鋪在飼料土上,再在青飼料上均勻撒上精飼,適當?shù)膰娝虧?,讓其進食。
白玉蝸牛的飼養(yǎng),看似是個很輕松的活,其實特別注重細節(jié),只要嚴格按照要求去飼養(yǎng),才會更加茁壯的成長。
正常情況下,白玉蝸牛年產卵四次左右,平均每次150-200粒左右,今天蝸牛養(yǎng)殖廠就給大家介紹下交配產卵的技術:
⑴增加蛋白質含量較高的動物飼料和礦物質飼料的比例。種螺的精飼料配比是:米糠40%、麩皮或玉米粉30%、黃豆粕13%、干酵母2%、魚粉5%、貝殼粉10%,有條件的話,還可適當加點蛋氨酸、賴氨酸,這對促使其性腺發(fā)育有很大好處。
⑵適當增加光照。常說白玉蝸牛有喜暗畏光習性,實際上白玉蝸牛的生活、生長、繁殖也需要一定的光照。種螺若長期飼養(yǎng)在黑暗的環(huán)境中,會極大地降低它們的交配產卵。因此,白玉蝸牛不宜飼養(yǎng)在長期黑暗的環(huán)境中,應該每天給種螺保持10多個小時的光照,以紅色光線為佳,一般在30平方米的室內安裝一個25瓦的紅色燈泡即可。
⑶增加放養(yǎng)密度。在室內飼養(yǎng)箱養(yǎng)殖時,放養(yǎng)密度以每平方200只左右為佳。蝸牛的產卵率很高,可以產出自身體重1/3的卵,因此,白玉蝸牛產卵后極易造成虛脫,此時如果剛好溫、濕度欠佳或平時管理不善,極易引起種螺死亡,一般情況下10%的死亡率還是算正常的。
如果想要白玉蝸牛多產卵的話,不妨試下上面說的這幾種方法,有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白玉蝸牛的繁殖速度是超級迅速的,如果是為了喜好而去飼養(yǎng)的話,剛開始不建議大家養(yǎng)太多,可以先養(yǎng)幾只,熟悉下生活習性和飼養(yǎng)習慣之后再進行大量養(yǎng)育,在養(yǎng)育的過程中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
1、室內的保溫不過關,會導致白玉蝸牛不繁殖或者死亡。溫度應該保持在23~30攝氏度,晝夜的溫差不能超過8℃。
2、溫度過高或者過低,都會降低白玉蝸牛的繁殖能力,孵化不出或者孵化出來不適死亡。
3、飼料太好,也會導致白玉蝸牛的死忙,不用給喂養(yǎng)營養(yǎng)價值太高的飼料。
4、白玉蝸牛也是需要及時補充鈣質的,鈣不夠也會導致蝸牛殼軟化,或者爆殼死亡。
5、還有一種就是本身的蝸牛源不好,導致一直出現(xiàn)問題或者是死亡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