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結(jié)婚的儀式感,身邊不少朋友都表達過這樣的感受:如今很多官宣、婚禮等儀式都變成流水線式的走過場。
流程越來越多,費用漸漸水漲船高,又往往夾雜著太多人情世故,甚至異化成為一種攀比,導(dǎo)致新人有時變成了“沒有感情的表演者”,真實的感受和表達反而被遮蔽了。
也因此,近些年來,不想反受繁文縟節(jié)之累、被既有框架限制住的年輕人,也在不斷探索著更適合自己的官宣方式。
于是,就有了如今“以告親友,以作留念”的“結(jié)婚登報”這一“復(fù)古”做法翻紅,而其反映的,正是更多年輕人拒絕千篇一律、回歸真實愛意表達的需求。
其實,愛的表達就該如此純粹,無關(guān)多么隆重的排場,也不該過度與物質(zhì)相綁定。這正如一位新娘所說,“金錢有價,情誼無價”,花費百元價格,“鎖定”珍貴的官宣瞬間,就是“剛剛好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