鋅熔法是當前處理廢舊硬質合金的主要方法之一,其簡單原理為硬質合金的黏結相Co在850~900℃溫度下能溶于液態(tài)鋅中,因此當將硬質合金浸入液態(tài)鋅中時,其黏結相鈷將被萃人液鋅中,因而整個硬質合金成為松散狀態(tài),進一步用真空蒸餾法排出鋅,則留下的碳化物(主要為WC)與鈷的混合物疏松易磨,經磨細后得到合金粉,可直接用于硬質合金生產。實踐證明,以這種合金粉為原料產出的硬質合金的性能與原牌號合金相近。
小廢合金的粒度(如酸溶前進行預粉碎)、加快兩相之間的相對運動速度、處理粉狀料時加強攪拌或在研磨設備中進行、處理塊狀料時用脈沖法使液相不斷運動等,都將有利于提高鈷的溶出率。
一般用磷酸溶液進行選擇性溶出時,WC的回收率可達98%,Co的回收率達92.4%,每噸合金電耗約為2000kW·h。
硝石氧化法的實質是將廢舊硬質合金或廢鎢材料在800~1000℃溫度下與熔融硝石作用,則鎢被氧化成Na?WO4進入熔體,得到的熔體含Na?WO4和Na?O及少量硝石。經水浸后,按傳統(tǒng)工藝分別制取APT和鈷化合物。
硬質合金是目前金屬切削加工中常用的刀具材料之一。它是用具有高耐熱性和高耐磨性的難熔的金屬碳化物(WC、TiC等)粉末作基體,以金屬Co等為粘結劑,經高壓壓制后燒結而成的粉末冶金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