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ler Assoc認為,水平分型濕砂型鑄造法,對于中、小批量鑄造工廠,還是有利的造型法之一,無論是上型、下型方式,或雙面模板方式,對復雜鑄件的生產都有適應性??稍谝粋€循環(huán)期內更換模樣,短時間運行、長時間運行都可以有效的進行生產。但手工操作需要機械化,為了保證生產表面優(yōu)良、尺寸精度高的鑄件,還需對整套設備進行改造。溫砂造型法的選擇,需要考慮以下各點:
◆ 要有能造型出硬度均一的高質量鑄型的造型設備。
◆ 可以迅速更換模板。
◆ 下芯、鑄型的裝卸機械化。
Macler Assoc談到,為使造型度均一,采用了多種技術。有幾種自動雙面模板機采用了射砂和壓實法,此時,為了取得均一的鑄型密度,射砂和壓實法,此時,為了取得均一的鑄型密度,射砂的方向要是與板垂直的方向。還有一種上型、下型造型機,為使鑄型密度均一,還采了微振擊和壓實。另外,為向模樣填砂時有強的沖擊力,也有用高壓縮氣體的。
但是,為得到均一的鑄型硬度,采用了多種方法,對各種造型方式來講一種方法是解決不了的。在造型機的選擇上,要對現(xiàn)在使用的鑄造廠進行調查,并用自己的模樣試驗,以觀察其結果。
結構設計
1、金屬型型體設計
(1)金屬型壁厚:金屬型壁厚主要影響鑄型的重量、強度及鑄件的冷卻速度。型壁太厚,增加了鑄型重量,加快了鑄件冷卻速度。型壁太薄,由于溫度不均勻而產生應力使其變形,縮小使用壽命。
金屬型的壁厚與鑄件壁厚、鑄件材料、鑄型外廓尺寸及毛胚加工方法有關,也與金屬型本身的材質有關,必須綜合考慮各種影響因素來確定不同條件下合適的金屬型壁厚。如下表:(鋁合金鑄件用金屬型壁厚單位㎜)
基準面
基準面決定鑄件各部分相對的尺寸位置。所以選擇鑄造基面時,必須和鑄件機械加工的加工基準面統(tǒng)一,其選擇原則為:
1) 非全部加工的鑄件,應盡量取非加工面作為基面。因為加工面在加工過程中,尺寸會因加工而變動,所以可能將造成相對尺寸位置的變動。而且鑄件經(jīng)過加工后,去掉的加工余面也不便檢查。
2) 采用非加工面作基面時,應該選尺寸變動小、可靠的面作基面。用活塊形成的鑄件表面不選為基面。
3) 基面應盡可能平整和光潔,不應當有殘余澆冒口、毛刺、飛翅等。
4) 全部加工的零件,應取加工余量小的面作為基面,以保證機械加工時不至因加工余量不夠而造成廢品。
5) 為了檢驗尺寸方便,是選擇較大的平面作為基面,盡量避免選取彎曲的面,或是有鑄造斜度的面為基面。
鑄件位置
原則:
①便于安放澆注系統(tǒng),保證合金液平穩(wěn)充滿鑄型
②便于合金順序凝固,保證補縮。
③使型芯(或活塊)數(shù)量少、安裝方便、穩(wěn)固、取出容易。
④力求鑄件內部質量均勻一致,蓋子類及碗狀鑄件可水平安放。
⑤便于鑄件取出,不致拉裂和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