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面同步氬弧焊;筒體內外的2名焊工要同時起弧,向同一方向焊接,配合默契。留有間隙的坡口,里外的焊工可以彼此看到相互的電弧掌握焊接的速度,沒有間隙的坡口也可以根據(jù)透出焊肉的高低來判斷是否速度一致,如果透得多,里面的焊工速度可以快一點,如果少可以慢一點。里面的焊工根據(jù)坡口的形式可以選擇不送絲,由于外部要熔焊絲,外面焊機的焊接電流一般高出里面焊機焊接電流的10-20A左右,盡量減少焊接的層數(shù),因為焊層越多,越易產生氣孔。坡口加工的不平度要求均勻,對口間隙要均勻,可以通過點固焊的方式或者加不銹鋼的間隔板的方法來控制對口間隙。
帶不銹鋼襯環(huán)的單面焊接:焊工在外坡口起弧焊接,熔點溫度較高的不銹鋼襯環(huán)迫使內透的焊肉完好成形,保證焊縫內部的表面成形,單面帶襯環(huán)的焊縫,避免電弧溫度過高熔化不銹鋼襯環(huán),在打磨時也應避免打磨到不銹鋼襯環(huán),造成不銹鋼材質污染。
攪拌摩擦焊主要是用在熔化溫度較低的有色金屬,如Al、cu等合金。這和攪拌頭的材料選擇及攪拌頭的工作壽命有關。當然,這也和有色金屬熔化焊接相對困難有關,迫使人們在有色金屬焊接時尋找非熔化的焊接方法。對于延性好、容易發(fā)生塑性變形的黑色材料,經輔助加熱或利用其超塑性,也有可能實現(xiàn)攪拌摩擦焊,但這就要看熔化焊和攪拌摩擦焊哪個技術經濟指標更合理來決定。
攪拌摩擦焊(FrictionStir Welding簡稱FSW)是英國焊接研究所(TWI)于1991年10月提出的發(fā)明專利。攪拌摩擦焊工藝初主要用于解決鋁合金等低熔點材料的焊接,關于攪拌摩擦焊工藝的特點和應用等,TWI進行了較多的研究,并于1993年、1995年分別申請了專利。TWI主要是與航空航天、海洋、道路交通、鋁材廠、焊接設備制造廠等大公司聯(lián)合,以團體贊助或合作的形式開發(fā)這種技術,擴大其應用范圍。美國的愛迪生焊接研究所(Edisonwelding Institute,簡稱EWI)與TWI密切協(xié)作,也在進行FSW工藝的研究。美田的美國洛克希德·馬丁航空航天公司、馬歇爾航天飛行中心、美國海軍研究所、Dartmouth大學、德克薩斯大學、阿肯色斯大學、南卡羅利納大學、德國的Stuttgart大學、澳大利亞的Adelaide大學、澳大利亞焊接研究所等都從不同角度對攪拌摩擦焊進行了專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