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液螺桿壓縮機
首先,注液壓縮機不同于真正的干式螺桿,它具有一個柴油或其他液體系統(tǒng)。噴液壓縮機的設計理念是用機械密封隔離一端的壓縮腔和另外一端的軸承,同步齒輪等,但是機械密封是磨損件,發(fā)生磨損后介質(zhì)會泄漏到另一端的軸承、同步齒輪等位置。如果使用干氣密封的話,密封個數(shù)多、密封氣的消耗量較大。
其他還有“多級串聯(lián)”、“噴霧螺桿”、“干濕混合型”等螺桿壓縮機產(chǎn)品,壓力和流量的適用范圍比較大在很多領域都有取代活塞壓縮機的勢頭。
排氣過程
由于轉子旋轉時基元容積不斷縮小,將壓縮后氣體送到排氣管,此過程一直延續(xù)到該容積小時為止。隨著轉子的連續(xù)旋轉,上述吸氣、壓縮、排氣過程循環(huán)進行,各基元容積依次陸續(xù)工作,構成了螺桿式制冷壓縮機的工作循環(huán)。
從以上過程的分析可知,兩轉子轉向互相迎合的一側,即凸齒與凹齒彼此迎合嵌入的一側,氣體受壓縮并形成較高壓力,稱為高壓力區(qū);相反,螺桿轉向彼此相背離的一側,即凸齒與凹齒彼此脫開的一側,齒間容積在擴大形成較低壓力,稱為低壓力區(qū)。
此兩區(qū)域借助于機殼、轉子相互嚙合的接觸線而隔開,可以粗略地認為兩轉子的軸線平面是高、低壓力區(qū)的分界面。
單螺桿壓縮機的螺桿與星輪屬于一對球面蝸桿副,螺桿軸和星輪軸必須保持空間垂直;雙螺桿壓縮機的陰、陽轉子相當于一對齒輪副,陰、陽轉子軸保持平行位置。從結構上而言,一單螺桿壓縮機螺桿與星輪之間的配合精度難以保證,故整機運行可行性較雙螺桿為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