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的孵化也是很關鍵的一個點,溫度沒控制好會導致多數(shù)的蝸牛無法孵化出來,極大的影響?zhàn)B殖效益。蝸牛孵化期間需要溫度比較恒定,不能上下波動較大,不然就會導致孵化失敗,許多人會發(fā)現(xiàn)接近風口的位置的孵化成功率會低一些,那就是這個原因引起的。室內溫度一般在20-25℃比較合適,但是理想的情況下恒溫在23℃左右,不要輕易的調整。
露天養(yǎng)殖是在農村常見的一種養(yǎng)殖模式,在農村只要是采收后的農田都可以養(yǎng)殖蝸牛。因此經過農作物采收、中耕后,土壤會變得非常松軟,非常適宜蝸牛的生長。我們在露天養(yǎng)殖蝸牛的時候周圍應有一些闊葉樹,便于為蝸牛進行遮陽工作,但是要將其用圍欄包圍起來,防止蝸牛出逃。除了在農田,也可以選擇土壤厚度在10厘米以上的地方養(yǎng)殖,不過要適當種植一些植物為蝸牛遮陰,同理也要做好防逃措施。露天養(yǎng)殖蝸牛殼為蝸牛提供優(yōu)質的空氣,提高蝸牛生長速度,降低發(fā)病率。
蝸牛是陸上爬行的腹足綱軟體動物,口在頭部的腹面,口里有鄂片和齒舌,齒舌上生長著很多排列整齊的小齒,用來咀嚼和磨碎食物,是多種植物的敵害。近幾年來,蝸牛對城市綠地造成的危害愈加嚴重,白三葉草坪、紅花酢漿草及禾本科植物等都受到了較嚴重的影響。蝸牛取食葉片和葉柄,同時分泌黏液污染幼苗,取食造成的傷口有時還可以誘發(fā)軟腐病,致葉片或幼苗腐爛壞死,給城市綠化工作帶來了諸多困難。
于發(fā)生盛期選用2%的滅害螺毒餌0.4至0.5公斤/畝,或5%的密達(四聚乙醛)殺螺顆粒0.5至0.6公斤/畝,工8%滅蝸靈顆粒劑、10%的多聚乙醛(蝸牛敵)顆粒0.6至1公斤/畝攪拌干細土或細沙后,于傍晚均勻撒施于綠地土面,成株基部放密達20至30粒滅蝸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