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香型白酒的酸度高,是其它酒的3至5倍。而且主要以乙酸和乳酸為主。根據(jù)中醫(yī)理論,酸主脾胃,保肝,能軟化血管。西醫(yī)也以為,食酸有利于健康。道教和佛教也很重視酸的攝生功能。所以有些醬香型白酒口感后味偏酸。
還有,醬香型白酒的酚類化合物多。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顧客趨向于選擇紅葡萄酒,原因在于干紅葡萄酒含有較多的酚類化合物,有利于防止心血管疾病。醬香型白酒的酚類化合物是其它名優(yōu)白酒的3到4倍,可見醬香型白酒與干紅葡萄酒有異曲同工之妙。而且,醬香型白酒的濃度科學合理。醬香型白酒的酒精濃度一般在 53%左右。而酒精濃度在53度時,酒精分子與水分子的親和力好,加之醬香型白酒的貯存時刻較長,游離的酒分子少,所以對身體的刺激小,有利于健康是顯而易見的。
現(xiàn)行標準白酒通行度數(shù)一般有28度、33度、35度、38度、39度、40度、43度、45度、48度、50度、52度、53度、56度、60度、68度。其中53度的酒受歡迎,因為其香、味、口感都是好的,對人的身體也是好的。白酒的度數(shù)跟質量沒有直接的關系,酒精度只是代表乙醇的含量,而白酒的質量更多是受其微量成分來影響的。
年份酒,所謂年份酒,是指窖藏時間達到一定年份的白酒。而年份是指酒從原料生產(chǎn)出來原酒,經(jīng)過儲存陳釀、勾兌成品的時間,即陳釀時間。俗話說“酒是陳的香”,也是,白酒儲存的時間越長,白酒品質越好,價格也就越高。不過需要有適宜的儲存環(huán)境和正確的儲存方式,如果儲存方式不對,酒的品質也會受到影響。由于我國白酒行業(yè)缺乏相應的白酒行業(yè)標準和相關法律法規(guī),導致中國白酒市場混亂。以市場上的10年酒為例,大多數(shù)產(chǎn)品不是儲存了10年的整瓶酒,而是在產(chǎn)品中添加了一定比例的10年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