鉆井通常按用途分為地質普查或勘探鉆井、水文地質鉆井、水井或工程地質鉆井、地熱鉆井、石油鉆井、煤田鉆井、礦田鉆井、建筑地面鉆井等。
一口井從開鉆到完成,需進行以下三項主要工作:1. 破碎井底巖石;2. 將破碎的巖石(即巖屑)運移至地面;3. 鞏固井壁(簡稱固井)。
對于高溫地熱田,鉆井的深度一般在500米至2000米之間,少量超過2000米,大多數(shù)在600~900米。對于低溫的傳導型地熱田,平均深度為1800米,而地壓型地熱田其鉆入深度可深達6000米。
地熱鉆探工程部署原則
在充分收集分析研究已有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資料的基礎上,選擇地熱資源勘查開發(fā)代表性地段部署地熱鉆探工程;
以查明主要熱儲的類型、分布、埋藏條件、滲透性、地熱流體質量、溫度及壓力,地熱井的生產能力大小為重點;
降水井是指疏放礦山坑道或采場中積水的小井。通常在礦山開采過程中,有可以利用的地下坑道排水系統(tǒng),使采場或坑道中的水,沿著水溝導入每隔一定距離的降水井,經與降水井連通的地下坑道流入水倉,再由水泵經專門排水井排到地面或由排水坑道直接流出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