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設備的組合與處理容量需在經濟與集水區(qū)條件考量下來調整其大小。處理方法與裝置則主要取決于: ①集水方式;②雨水取用目的與處理水質的目標;③收集面積與雨水流量;④建設計劃與相關的條件;⑤經濟能力與管理維護條件。屋頂集水一般以下述程序來處理所收集的雨水:集水→篩選→沉淀→砂濾→停留槽→(視情況而定)→處理水槽(供水槽)。雨水的處理設備包括有篩網槽以及兩個沉淀槽。沉淀槽下方則設有清洗排泥管,用來方便槽底淤泥的清洗排除,維持沉淀槽的循環(huán)使用。
模塊的組裝
安裝時將一塊大板平放,另一塊大板旋轉180度,對齊下方立柱位置,倒扣在立柱上方輕輕按壓即可。安裝方法簡單,對現(xiàn)場施工人員的要求較低,極易掌握。施工快捷,很大地提高安裝效率,可以降低人工成本及縮短施工周期。
透水鋪裝集水
道路鋪裝大量選用滲水材料,車行道與人行道交界處采用混凝土立道牙、人行道與道路綠化種植帶交界處采用混凝土平道牙。
雨水收集方式三:道路雨水收集
將道路兩側的綠化和雨水收集口相結合,通過綠化過濾道路徑流進行雨水收集回用。
承壓式沉淀裝置
將藥劑混合、絮凝、沉淀,泥渣收集及排除等各工藝步驟,集中于裝置內一次完成。自動化運行,如與投藥、液位控制器等配合,可達到全自動運行要求。適應性強,沉淀出水水質穩(wěn)定、可靠、出水量達標有保證。沉淀池出水濁度可小于10mg/L。制水成本相對低,約為0.15元/噸左右,有較大實用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