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單體建筑物如高層建筑或高聳建筑物,其勘察階段一般劃分為初步勘察階段和詳細勘察階段兩個階段.當工程規(guī)模較小且要求不太高、工程地質條件較好時,初步勘察與詳細勘察可合并為一個勘察去完成.當建筑場地的工程地質條件復雜或有特殊施工要求的重大建筑地基,或基槽開挖后地質情況與原勘察資料嚴重不符而可能影響工程質量時,尚應配合設計和施工進行補充性的地質工作或施工巖土工程勘察.各勘察階段的任務要求分述如下:
(一)可行性研究勘察階段
這一階段的工作重點是對擬建場地的穩(wěn)定性和適宜性作出評價,其任務要求主要為:
(1)搜集區(qū)域地質、地形地貌、地震、礦產(chǎn)和附近地區(qū)的工程地質資料及當?shù)氐慕ㄖ?jīng)驗.
(2)在搜集和分析已有資料的基礎上,通過踏勘,了解場地的地層、構造、巖石和土的性質、不良地質現(xiàn)象及地下水等工程地質條件.不良地質現(xiàn)象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巖溶、土洞、活斷層、洪水淹沒及水流對岸邊的沖蝕等。
(3)對工程地質條件復雜,已有資料不能符合要求,但其他方面條件較好且傾向于選取的場地,應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工程地質測繪及必要的勘探工作。
在確定建筑場地時,在工程地質條件方面,宜避開下列地區(qū)或地段:
①不良地質現(xiàn)象發(fā)育且對場地穩(wěn)定性有直接危害或潛在威脅的;
②地基土性質嚴重不良的;
③對建筑物抗震危險的;
④洪水或地下水對建筑場地有嚴重不良影響的;
⑤地下有未開采的有價值礦藏或未穩(wěn)定的地下采空區(qū)。
該階段作為廠址選擇來講稱為選廠勘察階段,其主要任務是,首先在幾個可能作為廠址的場地中進行調查,從主要工程地質條件方面收集資料,并分別對各場地的建廠適宜性作出明確的結論,然后配合有關選廠的其他有關人員,從工程技術、施工條件、使用要求和經(jīng)濟效益等方面進行考慮,綜合分析對比,后選擇一個比較優(yōu)良的廠址。
工程地質勘探一般在工程地質測繪的基礎上進行。它可以直接深入地下巖層取得所需的工程地質條件資料,是探明深部地質情況的可靠的方法。工程地質勘探的主要方式有工程地質鉆探、坑探和物探,其主要任務為:
1、探明建筑場地的巖性及地質構造,即以及各地層的厚度、性質及其變化;劃分地層并確定其接觸關系;以及基巖的風化程度、劃分風化帶;研究巖層的產(chǎn)狀、裂隙發(fā)育程度及其隨深度的變化;研究褶皺、斷裂、破碎帶以及其他地質構造的空間分布和變化。
2、探明水文地質條件,即含水層、隔水層的分布、埋深、厚度、性質及地下水位。
3、探明地面及物理地質現(xiàn)象,包括河谷階地、沖洪積扇、坡積層的位置和土層結構;溶巖的規(guī)模及發(fā)育程度;滑坡及泥石流的分布、范圍、特性等。
4、提取巖土樣及水樣,提供野外試驗條件。從鉆孔或勘探點去巖土樣或水樣,提供室內試驗、分析、鑒定之用。勘探所形成的坑孔可為現(xiàn)場原位試驗提供場所和條件。
在我國的貴州喀斯特地區(qū),各種巖溶形態(tài)及其土洞、地面塌陷都會危及地面建筑的穩(wěn)定和人類生命財產(chǎn)。因此,對該地區(qū)地質構成、水文環(huán)境等條件的詳細勘察,才能保障工程施工可行性的準確分析和具體施工技術的順利實施。巖土勘察的目的是對巖土工程設計、巖土體處理與加固、不良地質現(xiàn)象的防治工程進行計算與評價,以滿足施工圖設計的要求。巖土工程勘察的方法有工程地質測繪和調查、勘探與取樣、原位測試與室內試驗、現(xiàn)場檢驗與監(jiān)測。
土試樣質量等級分為四個等級,根據(jù)試驗目的劃分,試樣采取的工具和方法可根據(jù)土試樣質量等級和適用土類綜合確定。巖石試樣可以利用鉆探巖心制作或者在探井、探槽、探洞中刻取。采取的試樣應進行加工,滿足試塊加工要求。采取的巖土試樣送往有資質的實驗室進行各種實驗項目的測試,獲取可靠的物理、力學性指標參數(shù),為設計人員提供有力的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