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著墨輥的彈性差、粘性不足、輥體偏心、膠體過硬以及膠體光潔度差等情況存在時,印刷過程中就容易造成刷墨不均勻或不穩(wěn)定現象,使各印張的印刷墨色不一致。所以,印刷彩色產品應采用質量較好的膠輥,才能確保每一印刷周期涂布于版面上的油墨保持基本一致。
此外,還要調整好著墨膠輥與印版面間的接觸位置。若著墨輥調得過高時,版面得不到均勻、充足的油墨涂布量,并容易因著墨輥在版面打滑而產生印刷杠痕。
當第二根粉墨輥與印版滾筒空擋接觸時,也使竄墨輥經歷被頂高又落下這個過程,此時根著墨輥正處于印版內,落下的竄墨輥沖擊根著墨輥而產生“條杠”。同理,第三、四根著墨輥也會對印版產生“條杠”,因而整個版面出現時輕時重的“條杠”群。解決方法:經常檢查各墨輥的直徑與軸線公差精度,確保墨輥的正常工作狀態(tài)。按規(guī)范順序準確地調整各里輥與印版壓力,一般可調整到壓跡寬度依次為5mm、4mm、3mm,并保證著墨輥的軸向竄動小于0.3mm。
若網點印得較飽滿,實地平服,然后拿起來,面對印品,在印品背面加光照狀況下用肉眼看印品,印品透射光下呈微透亮即可,完全不透一點亮說明墨層太厚,墨量太多,印刷品印出來以后再對照一下原稿或打樣的墨色是否一致,比已干燥的打樣稿略深一點點為佳),后以合適的墨量簽樣,正式開印。版面的墨量和水量的確定和平衡,要貫穿在整個印刷過程中。對于操作者來說是一個必須很好掌握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