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印機工作時將引起墨輥的跳動,致使局部摩擦加重而產生間斷帶狀“條杠”。水輥的布套由于縫合接口不完整,或內徑尺寸不合適,或長時間使用后布套松弛起皺,或新水輥布套脫毛嚴重形成絨毛堆積,影響正常的輸水也可引發(fā)“條杠”的發(fā)生。
膠印機輸墨部分的各墨輥基本采用一軟一硬的配合模式,輥間的壓力調整過大時,硬輥(竄里輥)與軟輥(著墨輥、勻墨輥)之間發(fā)生嚴重的擠壓,軟輥在壓力作用下,接觸面產生下陷而兩側微鼓影響油墨轉移從而產生“條杠”,或者竄墨輥換向時間與滾簡運轉不配合時,竄墨輥的竄動影響墨輥上的墨量而產生“條杠”。
按規(guī)范順序安裝各輥工作位置,準確調整各輥與竄墨輥的壓力,壓跡寬度約為3-5mm,竄墨輥的每次換向應在滾筒空擋時間內完成。
水輥壓力調節(jié)不當。水輥與印版滾筒壓力過大時,印版滾筒在工作面和空擋轉換時產生的沖擊力使水輥發(fā)生震動,上水不均勻而產“條杠”。
而墨輥的彈性、粘性、圓心度、硬度和表面光潔度如何,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印品墨色質量。若著墨輥的彈性差、粘性不足、輥體偏心、膠體過硬以及膠體光潔度差等情況存在時,印刷過程中就容易造成刷墨不均勻或不穩(wěn)定現(xiàn)象,使各印張的印刷墨色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