扦插繁殖:草珊瑚通常于3~4月從生長健壯植株上選取1~2年生枝條,剪成帶2~3節(jié),長10~15厘米插穗,捆成小把,將其基端置于0.05毫升/升3號ABT生根粉溶液中浸泡2~3分鐘,或在1毫升/升NAA溶液中快蘸后扦插。扦插30天左右生根,并開始萌芽。
移栽補苗:草珊瑚種子和扦插繁殖的苗木,一般在當年11~12月或翌春2~3月起苗移栽。在整好的畦上,按株行距20×30厘米定植,并澆透定根水。成活后,需及時加強田間管理。移栽后要及時查苗,如發(fā)現(xiàn)死苗缺株,要帶土補栽,確保全苗。
在早春或者深秋的時候對草珊瑚進行分株,先在距離地面十厘米處的植株切割下來用作扦插材料然后挖出根莖,并將莖分成小根,并按20*30厘米的行距進行種植。種植后,為了保持土壤處于濕潤狀態(tài)必須連續(xù)澆水。當種植的植株順利生長后我們需要及時清除雜草施肥。
形態(tài)特征:常綠半灌木,高50-120厘米;莖與枝均有膨大的節(jié)。葉革質,橢圓形、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6-17厘米,寬2-6厘米,頂端漸尖,基部尖或楔形,邊緣具粗銳鋸齒,齒尖有一腺體,兩面均無毛;葉柄長0.5-1.5厘米,基部合生成鞘狀;托葉鉆形。穗狀花序頂生,通常分枝,多少成圓錐花序狀,連總花梗長1.5-4厘米;苞片三角形;花黃綠色;雄蕊1枚,肉質,棒狀至圓柱狀,花藥2室,生于藥隔上部之兩側,側向或有時內向; 子房球形或卵形,無花柱,柱頭近頭狀。核果球形,直徑3-4毫米,熟時亮紅色?;ㄆ?月,果期8-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