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有效辯護奉為被告人的憲法權利,并將無效辯護與程序錯誤并列為上級法院撤銷原判、發(fā)回重審的依據(jù),這是美國刑事訴訟制度的特殊經(jīng)驗。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引入無效辯護制度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但是,確立有效辯護的理念,并推動辯護制度的改革,這卻是很有現(xiàn)實意義的?;谟行мq護的理念,法律應當確立基本的辯護質量標準,并為律師辯護活動確立一種質量控制體系。中國法律并不僅僅滿足于保障被告人獲得律師的幫助,而且還要促使律師提供一種盡職盡責的辯護,從而使委托人可以獲得高質量的法律幫助。
刑事辯護應從哪幾個方面進行?
1、不符合犯罪構成要件的辯護,常見的做法有:
(1)陳述或證明被告人不具備法定的犯罪主體要件。
(2)陳述或證明被告人主觀上不具備犯罪故意或犯罪目的。
(3)陳述或證明被告人客觀上未實施犯罪行為。
(4)陳述或證明不具備某些犯罪構成所要求的犯罪目的和犯罪后果。
2、阻卻違法性事由辯護,一般有:被告人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被告人因其他原因(精神原因)不具備刑事責任能力,被告人有正當防衛(wèi)、緊急避險或意外事件等情形。
3、情節(jié)辯護,根據(jù)案件事實,辯護律師提出被告人具有初犯、自首、立功、坦白、被害人過錯、犯罪預備、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在共同犯罪中的從屬地位、受威脅犯罪等有助于從輕處罰的事實和情節(jié)。
刑事案件做無罪辯護貫穿整個刑事案件辦案過程,偵查階段、審查起訴階段、審判階段,辯護律師均可以根據(jù)掌握的事實及證據(jù),依據(jù)法律規(guī)定,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的意見,并積極與案件承辦機關溝通。公安機關決定撤銷案件,無罪辯護及成功,檢察院決定不予起訴,無罪辯護即成功,但常見無罪辯護是發(fā)生在審判階段,向法庭提供被告人無罪的證據(jù),在法庭發(fā)表被告人無罪的辯護意見,若法院宣判被告人無罪,無罪辯護即成功。這里需要特別說明的是,不是所有案件都適合選擇無罪辯護,辯護律師需要根據(jù)案件情況的不同,以對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有利的角度出發(fā),選擇做無罪辯護或者輕辯護。
審查起訴階段的辯護意見
《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應當訊問犯罪嫌疑人,聽取辯護人、被害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的意見,并記錄在案。辯護人、被害人及其訴訟代理人提出書面意見的,應當附卷?!?
《刑事訴訟法》在審查起訴階段的這個規(guī)定,對于律師向檢察院提出書面的辯護意見提供了法律依據(jù),也為律師履行辯護職責指出了法律辯護職責。在這個階段,辯護律師的辯護意見著重以“是否超過追訴時效”、“是否實體不構成犯罪”、“是否具有其他關鍵證據(jù)錯漏”、“是否具有不充分、不正確的內容需要補充調查”、“共同犯罪案件中犯罪嫌疑人排序問題”、“是否存在減少罪名”等方面進行充分交流。因為這個階段,公安機關掌握的證據(jù)材料和犯罪嫌疑人、被害人、證人等主觀的供述材料已經(jīng)可以通過閱卷獲取,對于案件是否可能無罪、是否可能不起訴都能夠有一定的客觀了解。此時,能夠根據(jù)事實和法律規(guī)定,擬寫具有說服力的辯護意見,從而到達將辯護觀點在檢察院提起公訴的起訴書中予以直接體現(xiàn),就顯得尤為重要。
實體法包含哪些內容?
個是有沒有罪的問題。比如是合同糾紛還是合同詐騙,前者是民事糾紛,后者是犯罪;再比如是強奸、通奸還是談戀愛,是故意殺人還是正當防衛(wèi)等等都是罪與非罪的問題,如果對刑法不熟,這些就無法區(qū)分。
第二個是此罪與彼罪的問題。當事人是重罪還是輕罪?比如組織婦女賣淫罪和容留介紹賣淫罪,前者就是重罪,后者是輕罪。再比如貸款詐騙罪和騙取貸款罪,貸款詐騙罪刑罰是無期,騙取貸款罪刑罰是7年。這兩個罪的差別就在于有沒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第三個是罪輕和罪重的問題。如果說定罪無可避免,那么就要考慮量刑輕重。一個案件從偵查、起訴到法院以后,有罪已經(jīng)很明顯了,事實清楚、證據(jù)充分,但是怎么判,是有探討空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