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保函:是保證人為申請人在保修期內按合同的約定履行保修義務,而向受益人提供的書面擔保。若非受益人或不可抗力的原因,申請人沒有按照合同的約定履行保修義務的,受益人有權要求保證人代為履行合同義務或賠償損失。
保函被保證人根據(jù)擔保的關聯(lián)性要求,保函中的被保證人應當為參與投標行為的投標人,施工合同或采購合同內的乙方,也就是投標人或施工方或承建方或分包單位等。為了保證項目施工質量,按照法律法規(guī)的要求就施工行為(債務)轉讓需經(jīng)保函受益人書面同意后方可轉讓,所以通常情況,保函受益人將會在保函內明確約定保函項下被保證人的債權債務不得轉讓。此種約定,對于保證人而言,屬于合理約定,因為保證人提供擔保前對被保證人的信譽、履行能力等進行相關的調查,保函內要求不變更被保證人對于保證人把控風險更有利,保證人可支持此種條款。
保函受益人為招標人或施工合同/采購合同內的甲方,即項目的建設方或項目的業(yè)主或項目的所有權人。在保證人提供擔保前,對于保函受益人信譽、資金實力等進行了核查,若保函內約定受益人實現(xiàn)保函權益(債權)轉讓,或項目所有權等債權轉讓,將影響保證人的擔保風險;根據(jù)擔保法的相關約定,只有明確禁止轉讓或僅對特定人承擔保證責任;保證人就來自保函受益人變更的風險,應在保函內予以明確。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第五十八條規(guī)定:“招標文件要求中標人提交履約保證金的,中標人應當按照招標文件的要求提交。履約保證金不得超過中標合同金額的10%?!蓖ǔG闆r下,履約保函的擔保金額為合同價/中標價的10%,但是對于部分保函格式內約定利息,在賠付時加入利息后,將導致賠付金額大于擔保金額,將不利于保證人的追償。因為擔保法司法解第四十三條規(guī)定“保證人自行履行保證責任時,其實際清償額大于主債權范圍的,保證人只能在主債權范圍內對債務人行使追償權”,故對于利息的約定應予以刪除,方可保障擔保人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