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以后,銑床在控制系統方面發(fā)展很快,數字控制的應用大大提高了銑床的自動化程度。尤其是70年代以后,微處理機的數字控制系統和自動換刀系統在銑床上得到應用,擴大了銑床的加工范圍,提高了加工精度與效率。
隨著機械化進程不斷加劇,數控編程開始廣泛應用與于機床類操作,極大的釋放了勞動力。數控編程銑床將逐步取代人工操作。對員工要求也會越來越高,當然帶來的效率也會越來越高。
臥式鏜銑床
臥式鏜銑床的主要關鍵部件是主軸箱,安裝在立柱側面,也有少數廠家采用雙立柱的熱對稱結構,將主軸箱置于立柱中間,這種結構特點是剛性、平衡性、散熱性能好,為主軸箱高速運行提供了可靠保證。但是,雙立柱結構不便于維護保養(yǎng),是當今采用的廠家不多的原因。主軸箱移動多通過電機驅動滾珠絲桿進行傳動,是主軸驅動核心傳動裝置,多采用靜壓軸承支承,由伺服電機驅動滾珠絲桿進行驅動。由于主軸轉速越來越高,主軸升溫快,已有很多廠家將采用油霧冷卻以替代油冷卻,更有效地控制主軸升溫,使其精度得到有效保證。
滑枕帶著刨刀,作直線往復運動的刨床,因滑枕前端的刀架形似牛頭故又名牛頭刨床。刨床主要用于單件小批生產中刨削中小型工件上的平面、成形面和溝槽。中小型牛頭刨床的主運動,大多采用曲柄搖桿機構(見曲柄滑塊機構)傳動,故滑枕的移動速度是不均勻的。大型牛頭刨床多采用液壓傳動,滑枕基本上是勻速運動?;淼姆祷匦谐趟俣却笥诠ぷ餍谐趟俣?。由于采用單刃刨刀加工,且在滑枕回程時不切削,牛頭刨床的生產率較低。機床的主參數是刨削長度。刨床由滑枕帶著刨刀作水平直線復運動,刀架可在垂直面內回轉一個角度,并可手動進給,工作臺帶著工件作間歇的橫向或垂直進給運動,常用于加工平面、溝槽和燕尾面等。仿形牛頭刨床是在普通牛頭刨床上增加一仿形機構,用于加工成形表面,如透平葉片。移動式牛頭刨床的滑枕與滑座還能在床身(臥式)或立柱(立式)上移動,適用于刨削特大型工件的局部平面。
供求關系是一個行業(yè)能否快速發(fā)展的前提。市場需求是很大的,而供應方面卻略顯不足,尤其是擁有核心知識產權,產品質量過硬的企業(yè)并不多,行業(yè)整體缺乏品牌效應。在需求旺盛的階段,行業(yè)需求巨大,發(fā)展前景好,這是毋庸置疑的。但如何保持行業(yè)的健康,穩(wěn)定且可持續(xù)發(fā)展,就需要業(yè)內企業(yè)共同努力,尤其需要發(fā)揮精益求精的研發(fā)精神,進一步提高生產工藝,降低成本,真正解決客戶的實際困難,嚴把質量關,提供可靠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