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三維建模技術指導于機械創(chuàng)新設計,要求設計者在機械設計的過程中兼顧設計的新穎性、創(chuàng)造性,使其更加符合動力學中能耗利用的相關要求。運用新技術,體現機械產品制作發(fā)明的實用性,開發(fā)更多符合市場需要的機械功能。 為了提高機械產品三維建模設計的效能,技術人員應該做好數據控制與知識熔接工作,將產品性能的管控體現到設計質量的檢測活動中去。 在工業(yè)項目的機械產品綠色創(chuàng)新設計活動中,相關負責人應該安排一些具有生產經驗的工人參與到設計活動中去,針對機械產品運行中容易出現損耗的部分進行分析,設計出一套保護機械產品核心零部件的可行性方案。
機械產品設計的理解。 1、清楚產品功能和滿足功能的總體參數; 2、熟悉機械傳動、液壓傳動、氣壓傳動、電傳動的形式和優(yōu)缺點;合理選擇傳動方式和傳動路線。傳動過程是從原動機到執(zhí)行機構,傳動過程可以理解為將原動機的功率重新分配,終實現執(zhí)行機構的轉動(要求的扭矩和轉速)或直線運動。 3、通過執(zhí)行機構的要求和已知的傳動過程反推原動機功率,功率要有裕量,然后合理分配傳動比,終輸出要先算力矩或力,這個是前提,如果力矩或力達不到要求,執(zhí)行機構就不能運動,速度就是一個偽命題。 4、通過計算確定各個外購件的參數,要選擇廠家進行參數和價格對比,終確定合理得外購件配置和外形尺寸。 5、通過 已確定的外購件尺寸和整機結構形式考慮各元部件的布置方式,充分考慮各個部件的安裝要求,維修要求和特殊要求。 6、初步計算主體結構的受力情況,選擇合理的截面尺寸。 7、進行具體結構設計。
產品形式的審美創(chuàng)造,以功能為取向原則,產品精神功能的發(fā)揮有助于整體產品目的性和實用功能的實現。產品依隨其功能還會表現出不同的自由度,如機械設備、家用電器等的自由度相對較小,以審美功能為主的日用品和裝飾品在形式上的自由度。但是,形式自由度的大小與產品是否具有較好的形式美感并無多大直接關系。如電鉆、電扇的葉片這類經過計算設計出來的純技術產品或配件,更多體現了理性和客觀的物質存在,沒有給形式設計留下多少余地,但仍可以顯示出一定的功能美和形式美。
產品設計從具體流程上,首先是前期的創(chuàng)意和概念,分別從頭腦風暴、可行性分析、概念提煉;然后是后期的造型設計,把前期的概念進行具體的描述,包括2D草案或手繪、3D建模和渲染等。針對外觀設計,我們始終遵循在進行產品設計時從用戶的需求和用戶的感受出發(fā),圍繞用戶為中心設計產品;而不是讓用戶去適應產品,無論產品的使用流程、產品的信息架構、人機交互方式等,都需要考慮用戶的使用習慣、預期的交互方式、視覺感受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