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殯葬傳統(tǒng)”是非常龐雜的
中華文明五千年,“傳統(tǒng)”的內涵是非常龐大的,無論“突破”還是“繼承”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殯葬文化或者說中國的“殯葬傳統(tǒng)”也是非常龐雜的,即使只說主流的儒家文化,也既有“生,以禮事之;死,以禮葬之,以禮祭之”(孔子)、“慎終追遠,民德歸厚”(曾子)的思想的一面,也有“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孔子)、“敬鬼神而遠之”(孔子)的回避的一面,更有追求隆喪厚葬的奢華的一面。
殯葬改革的方針
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已經進入了一個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他還在多種場合反復強調“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可見黨是把包括環(huán)境實現“綠水青山”在內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施政目標的。這其實也是深化改革的方向,也是我們殯葬改革的方向。
這里面實際上包含了兩個內容。個內容是“實行火葬,改革土葬”,主要是針對“葬”;第二個內容是“革除喪葬陋俗,提倡文明節(jié)儉辦喪事”,主要是針對“殯”。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這兩個內容的構成有個共同點:一項否定,一項肯定??隙ɑ鹪?,否定土葬;否定“喪葬陋俗”,肯定“文明節(jié)儉”。
改革什么呢?殯葬的主要內容包括:(1)遺體處理的方式;(2)埋葬的方式;(3)祭祀的方式。關于“遺體的處理方式”,政府已經有了明確的政策“實行火葬,改革土葬”;而關于“埋葬的方式”,這本是和“遺體的處理方式”同等重要的大事,卻不知怎么被忽略了。從考古現場來看,自從人類形成了社會,就有了建公墓集中安葬的傾向,而有了城市和國家之后,這種傾向就更加明顯?,F在人類有史以來規(guī)模的中國城鎮(zhèn)化運動正在進行中,建設公墓集中安葬勢在必行。應該馬上制定國策:“實行集中安葬,禁止亂埋亂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