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分可行性研究,初勘,定測和補充定測4個部分。每個勘察階段都有他的目的,先確定建筑的可行性,然后對地質水文情況做一個大致勘察,后詳勘需要弄清楚每一個地層巖土情況,需要做原位實驗,土工實驗,確定地基承載力,進而采取合適的基礎形式和施工方法。
初勘:
1查明場地地形、地貌、地質構造,查明巖土類別、層次、厚度及物理力學性質;
2查明各種巖溶洞隙的形態(tài)、分布范圍、規(guī)模、埋深、圍巖和巖溶充填物的性狀,提出巖溶洞隙的處理建議;
3查明地下水的類型、埋藏條件、對建筑材料的侵蝕性,提供地下水位及其變化幅度及規(guī)律,人孔開挖后滲水速率,建議施工降水的措施;
4評價場地的穩(wěn)定性及建筑適宜性,提供設計所需巖土參數(shù)及基礎方案建議;提供樁基按兩類極限狀態(tài)進行設計所需用的巖土物理力學指標值。提供設計比較用的各種樁型的力學指標及其實施的可能性??碧缴疃确秶鷥雀魍翆拥母黜椓W指標,探討該工程采用淺基礎的可能性。
5提供整治不良地質現(xiàn)象的地質資料、危害程度及建議。特別是涉及邊坡開挖的穩(wěn)定的評價報告,并有明確的判斷、結論和防治方案。
6測試項目為:土樣:天然含水量、天然重度、比重、液限、塑限、常規(guī)壓縮試驗、直剪試驗。
7巖樣:塊體密度、飽和單軸抗壓強度、抗剪強度。測試項目滿足規(guī)范要求。
工程地質勘察法主要任務是調查場地的地形地貌、場地地層成層條件、場地地質構造、場地水文及水文地質條件,確定場地有無不良地質作用,測定地基土的物理力學性質指標,后對場地的穩(wěn)定性和適宜性進行評價,并預測天然和人為因素對場地和地基的工程地質條件的影響,進而提出處理措施,確保工程物穩(wěn)定、經濟合理。正向操作機械化、自動化發(fā)展,擴大彈性波探測、綜合測井、原地測試、模擬試驗的廣泛應用。
地質勘探是干什么的?
地質勘測即是通過各種手段、方法對地質進行勘查、探測,確定合適的持力層,根據(jù)持力層的地基承載力,確定基礎類型,計算基礎參數(shù)的調查研究活動。
地質學是七大自然科學之一,主要是研究地球及其成因和演化發(fā)展。實際應用是非常廣泛的:地震的預測、各類礦產的尋找、勘探,災害性的滑坡,古生物的演化。凡是建筑在地面上的物體,都要事先搞清楚地下的情況。
地質勘探是在對礦產普查中發(fā)現(xiàn)有工業(yè)意義的礦床,為查明礦產的質和量,以及開采利用的技術條件,提供礦山建設設計所需要的礦產儲量和地質資料,對一定地區(qū)內的巖石、地層、構造、礦產、水文、地貌等地質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工作。
其中物理勘探簡稱“物探”,是以各種巖石和礦石的密度、磁性、電性、彈性、放射性等物理性質的差異為研究基礎,用不同的物理方法和物探儀器,探測天然的或人工的地球物理場的變化,通過分析、研究獲得的物探資料,推斷、解釋地質構造和礦產分布情況。
主要的物探方法有重力勘探、磁法勘探、電法勘探、地震勘探、放射性勘探等。依據(jù)工作空間的不同,又可分為地面物探、航空物探、海洋物探、井中物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