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控刀具合理選擇切削用量的原則:
1、切削深度t。在機床、工件和刀具剛度允許的情況下,t就等于加工余量,這是提高生產率的一個有效措施。為了保證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一般應留一定的余量進行精加工。數控機床的精加工余量可略小于普通機床。
2、切削寬度L。一般L與刀具直徑d成正比,與切削深度成反比。經濟型數控機床的加工過程中,一般L的取值范圍為:L=(0.6~0.9)d。
3、切削速度v。提高v也是提高生產率的一個措施,但v與刀具耐用度的關系比較密切。隨著v的增大,刀具耐用度急劇下降,故v的選擇主要取決于刀具耐用度。另外,切削速度與加工材料也有很大關系,例如用立銑刀銑削合金剛30CrNi2MoVA時,v可采用8m/min左右;而用同樣的立銑刀銑削鋁合金時,v可選200m/min以上。
4、主軸轉速n(r/min)。主軸轉速一般根據切削速度v來選定。計算公式為:v=∏nd/1000。數控機床的控制面板上一般備有主軸轉速修調(倍率)開關,可在加工過程中對主軸轉速進行整倍數調整。
5、進給速度vF。vF應根據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以及刀具和工件材料來選擇。vF的增加也可以提高生產效率。加工表面粗糙度要求低時,vF可選擇得大些。在加工過程中,vF也可通過機床控制面板上的修調開關進行人工調整,但是z大進給速度要受到設備剛度和進給系統(tǒng)性能等的限制。
回收數控刀具對于刀具的選擇是在數控編程的人機交互狀態(tài)下進行的。應根據機床的加工能力、工件材料的性能、加工工序、切削用量以及其它相關因素正確選用刀具及刀柄。刀具選擇總的原則是:安裝調整方便、剛性好、耐用度和精度高。在滿足加工要求的前提下,盡量選擇較短的刀柄,以提高刀具加工的剛性。
國產刀片回收的流程國產刀片回收的流程通常包括收集、分類、處理和再利用四個步驟。
通過專業(yè)的回收渠道收集廢舊刀片;
然后,根據刀片的材質和使用狀況進行分類;
接著,采用物理或化學方法處理廢舊刀片,提取出其中的金屬元素;
將這些金屬元素用于生產新的刀片。
刀片回收行業(yè)的挑戰(zhàn)與對策雖然刀片回收行業(yè)具有巨大的潛力,但也面臨著一些挑戰(zhàn)。
例如,回收渠道不完善、回收意識不強、處理技術落后等。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zhàn),我們需要采取一系列對策。
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的回收意識;
完善回收渠道,方便公眾投放廢舊刀片;
加大研發(fā)投入,提高回收處理技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