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是一種醫(yī)學影像技術,它通過使用X射線對人體進行層析成像,生成身體內部結構的詳細圖像。CT掃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X射線束對人體特定厚度的層面進行掃描。X射線在穿透人體時,由于不同組織對X射線的吸收程度不同,探測器接收到的射線強度會有所變化。這些變化的射線信號被轉換為電信號,并通過模擬/數(shù)字轉換器轉換為數(shù)字信號,然后輸入計算機進行處理。
在CT成像過程中,選定的層面被分割成許多體積相同的小立方體,這些小立方體被稱為體素(voxel)。每個體素的X射線衰減系數(shù)或吸收系數(shù)通過計算機計算得出,并被排列成一個數(shù)字矩陣。這個數(shù)字矩陣可以存儲在磁盤或光盤中,并通過數(shù)字/模擬轉換器轉換為不同灰度的像素(pixel),終按照矩陣排列構成CT圖像。因此,CT圖像是一種重建圖像,每個體素的X射線吸收系數(shù)可以通過數(shù)學方法計算得出。
CT圖像的重建通常采用多種數(shù)學算法,如直接反投影重建方法、濾波反投影算法(FBP)、直接傅立葉變換算法等。這些算法能夠從投影數(shù)據(jù)中求解物體內部衰減系數(shù)的分布,從而無損地檢測物體內部結構信息。圖像重建是CT成像過程中的關鍵步驟,它直接影響到終圖像的質量和診斷的準確性。
掃描部分
掃描部分是CT設備中直接與患者接觸并進行成像的部分,它由以下幾個關鍵組件構成:
X線管:這是產生X射線的裝置。X線管能夠發(fā)射出穿透人體組織的X射線束,是CT成像的基礎。
探測器:探測器的作用是接收穿透人體后的X射線,并將其轉換為電信號。隨著技術的發(fā)展,探測器的 數(shù)量已經(jīng)從初的單個發(fā)展到多達4800個,這大大提高了成像的效率和質量。
掃描架:掃描架是支撐X線管和探測器的機械結構,它允許X線管和探測器圍繞患者旋轉,以獲取不同角度的圖像數(shù)據(jù)。
二維超聲心動圖
患者采平臥位或左側臥位,探頭放置部位與 M型相同。二維超聲心動圖采用三個直角相交的平面束觀察心臟(圖3)。長軸切面指縱切心臟的探測平面,與前胸壁體表垂直,平行于心臟長軸,相當于患者平臥,由左向右觀察。扇尖為前胸壁,扇弧為心臟后部,圖右為頭側,圖左為腳側。短軸切面即橫斷心臟的掃查平面,與前胸體表及長軸相垂直,相當于患者平臥,檢查者由腳側向頭側觀察心臟橫斷面。圖像的上下端分別為心臟的前后側,圖左為心臟右側,圖右為心臟左側。四腔切面即探測平面與心臟長軸及短軸垂直,而與前胸壁體表近于平行,扇尖為心尖部,扇弧為心底部,圖左為心臟右側,圖右為心臟左側。心臟體積較大,結構復雜,探頭隨意置于心前區(qū),即能獲得一種圖像。常用的有10種基本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