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引系統(tǒng)包括曳引電動機、曳引繩輪、減速器、制動器、曳引機底座、盤車手輪等。曳引繩輪安裝在承載梁上。電梯曳引機是電梯運行的驅動機構,借助承載梁通過曳引繩輪,承擔了所有往復升降運動構件的全部載荷(動載、靜載),承重梁多采用工字鋼結構。
懸掛補償系統(tǒng)由曳引繩、轎廂和對重的全部結構件、補償繩、張緊輪等組成。轎廂和對重是電梯垂直運行的主體部件,轎廂是載客和運貨的箱體容器。
導引系統(tǒng)包括導軌和導靴,引導轎廂和對重作垂直升降運動。
電氣系統(tǒng)是電梯的控制系統(tǒng),包括各種接觸器、繼電器、控制器和顯示器等。
裝置有限速器、鉗、緩沖器、各種門裝置等。
觀光電梯的功能特點:
先進的控制技術
方便乘客的通用設計
系列觀光電梯采取一切措施為所有電梯乘客提供更及更舒適的乘坐感覺
醒目的顯示器和開門按鈕
語音提示系統(tǒng)
高靈敏度的按鈕
人性化扶手
奧的斯先生的發(fā)明徹底改寫了人類使用升降工具的歷史。從那以后,搭乘升降梯不再是“勇敢者的游戲”了,升降梯在世界范圍內得到廣泛應用。1889年12月,美國奧的斯電梯公司制造出了名副其實的電梯,它采用直流電動機為動力,通過蝸輪減速器帶動卷筒上纏繞的繩索,懸掛并升降轎廂。1892年,美國奧的斯公司開始采用按鈕操縱裝置,取代傳統(tǒng)的轎廂內拉動繩索的操縱方式,為操縱方式現(xiàn)代化開了先河。
觀光電梯它具有一個轎廂,運行在至少兩列垂直的剛性導軌之間。轎廂尺寸與結構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裝卸貨物。習慣上不論其驅動方式如何,將電梯作為建筑物內垂直交通運輸工具的總稱。按額定速度又可分為低速電梯(1米/秒以下)、快速電梯(1-2米/秒)和高速電梯(2米/秒以上)3種。19世紀中期開始采用液壓電梯,仍在低層建筑物上應用。1852年,美國的E.G.奧蒂斯研制出鋼絲繩提升的升降機。80年代,驅動裝置有進一步改進,如電動機通過蝸桿傳動帶動纏繞卷筒、采用平衡重等。19世紀末,采用了摩擦輪傳動,大大增加了電梯的提升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