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性質
與單質反應:銦在空氣中穩(wěn)定,加熱到熔點以上會氧化成 In?O?;能與硫在高溫加熱的條件下反應,生成 InS 或 In?S?;室溫下能與氟、氯、溴反應生成 InF?、InCl?、InBr?,加熱條件下與碘蒸氣發(fā)生反應;能與氮氣在高溫下反應;也能與釷、鈮、鉑等金屬發(fā)生反應。
與無機化合物反應:銦能與鹽酸、稀高氯酸、稀硝酸等反應生成對應的鹽和氫氣,與濃硝酸在加熱的條件下反應生成硝酸銦、二氧化氮和水;能與過量的氫氧化鈉、氫氧化鉀反應;還能與氯化銦、溴化汞、硫化銦、三氧化銦等鹵化物發(fā)生反應。
與有機化合物反應:銦能與烷基氯、烷基溴、烷基碘以及十羰基合二錳等有機化合物反應。
平板顯示與觸控技術
ITO 靶材(氧化銦錫):
銦的消費領域是生產 ITO 靶材,占全球銦消費量的 70% 左右。ITO(氧化銦錫)是一種透明導電材料,用于制造液晶顯示器(LCD)、有機發(fā)光二極管(OLED)、等離子電視(PDP)和觸摸屏的電極。
原理:ITO 薄膜兼具高透光率和導電性,使屏幕能實現(xiàn)顯示和觸控功能。
應用場景: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電視、電腦顯示器等。
柔性電子器件:
銦的延展性和導電性使其適用于柔性電路板(FPC)和可穿戴設備(如智能手表、柔性屏)的透明電極制造。
、其他前沿應用
量子科技
銦原子用于量子計算中的離子阱技術,作為量子比特的載體。
航空航天
銦鍍層用于衛(wèi)星部件的抗氧化和抗腐蝕保護,或作為熱界面材料(TIM)傳導設備熱量。
紅外光學
硫化銦(In?S?)、硒化銦(In?Se?)用于紅外透鏡、窗口材料和熱成像儀。
精銦的制備方法
精銦通常以粗銦(純度約 95%~99%,來源于鋅礦冶煉副產物)為原料,通過多級提純工藝獲得:
電解精煉
將粗銦作為陽極,純銦片作為陰極,在硫酸或氯化物電解液中通電,雜質(如鋅、鉛)沉積為陽極泥,銦離子遷移至陰極形成純度約 99.95% 的電解銦。
真空蒸餾
在高真空(10?3~10?? Pa)和高溫(500~1000℃)下,利用銦與雜質(如鎘、錫)的蒸氣壓差異分離,純度可提升至 99.99%~99.999%。
區(qū)域熔煉
通過移動加熱線圈使銦棒局部熔融,雜質隨固液界面移動富集到末端,重復操作后純度可達 99.9999%(6N)以上。
化學提純
利用萃取(如用有機膦酸萃取銦)、離子交換或深度結晶等方法進一步去除微量雜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