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手冊:搭建體系框架
必備內容:
質量方針(如 “科學、公正、準確、”)與目標(如 “檢測報告準確率≥99%”);
組織結構圖(明確管理層、技術部門、質量部門的職責劃分);
體系覆蓋范圍(如 “本實驗室從事食品中農藥殘留檢測,范圍見附件 A”);
要素描述(如 “4.5 文件控制:本實驗室文件分為 4 個層級,控制流程見《文件控制程序》”)。
適用性:貼合實驗室實際
禁止 “照搬模板”,需根據(jù)實驗室規(guī)模、領域調整:
小型實驗室:可合并程序文件(如將《采購控制程序》與《服務供應商管理程序》合并);
特殊領域:生物實驗室需增加《生物管理程序》,規(guī)定病原體處理流程。
ISO 17025認證條件: ISO 17025認證是實驗室能力認可的國際標準,旨在確保實驗室能夠提供準確、可重復、可靠的測試和校準結果。實驗室必須滿足一系列條件才能獲得ISO 17025認證。這些條件包括: 1.質量管理體系:實驗室必須建立并實施一套完整的質量管理體系,以確保所有測試和校準都在可控范圍內進行。 2.技術能力:實驗室必須擁有足夠的技術能力,包括員工的技能、設備的適用性和實驗室環(huán)境的控制,以確保測試和校準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重復性。 3.設備和測量系統(tǒng)校準:實驗室必須定期對設備和測量系統(tǒng)進行校準,以確保其精度和可靠性。 4.測試和校準方法:實驗室必須使用標準化的測試和校準方法,并確保方法的準確性和可重復性。 5.數(shù)據(jù)分析和報告:實驗室必須能夠對測試和校準結果進行有效的數(shù)據(jù)分析,并生成準確、可靠的報告。 6.人員培訓和發(fā)展:實驗室必須為員工提供必要的培訓和發(fā)展機會,以確保其擁有足夠的技術能力和專業(yè)知識。 7.文件控制和記錄管理:實驗室必須建立并實施一套完整的文件控制和記錄管理體系,以確保所有測試和校準結果都有完整的記錄和文檔支持。 8.內部審核和改進:實驗室必須定期進行內部審核,并根據(jù)審核結果進行改進,以確保質量管理體系的持續(xù)改進和適應性。
實驗室CMA認證的辦理流程 步:建立體系:檢驗檢測實驗室建立管理體系,并有效運行。 第二步: 提交申請:檢驗檢測實驗室按要求提交實驗室CMA資質認定申請書以及相關資料。 第三步:受理決定:省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審查實驗室CMA認證申請資料,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 第四步:文件評審:評審組審查申請資料,確定是否安排現(xiàn)場評審。 第五步:現(xiàn)場評審:對提交實驗室CMA認證的機構進行現(xiàn)場評審。 第六步:整改驗收:需要時,不符合項的整改驗收。 第七步:批準發(fā)證:評定,批準,頒發(fā)認定證書。 第八步:后續(xù)工作:獲得實驗室CMA認證后的監(jiān)督和復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