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銹鋼激光切割中,當輔助氣體采用空氣或氮氣時,在加工形狀的尖角處或加工結束處的材料背面將產(chǎn)生毛刺 。
加工機或加工頭是按照NC的設定速度移動的,但在移動軸進行轉換的尖角處或加工結束處,加工速度受加工機特性影響而減慢。一般情況下,加工機激光功率的設定都是固定不變的,這樣在加工速度減慢的位置處,激光功率與速度的平衡會被破壞(輸出功率過剩),導致毛刺的產(chǎn)生。
那么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主要有以下三種方法:
通用的加工條件
在加工條件的設定上,盡量降低切割速度,以使整個加工軌跡中的和小切割速度之差為小。切割速度無論是在還是小,輸出功率都要相應設定為毛刺產(chǎn)生量較少的條件。利用這種方法的缺點是,平均速度會降低,使整個加工時間變長。
修改軌跡
設計超程軌跡,使切割速度不致在尖角部或結束部降低。例如,將程序編制為在尖角處做環(huán)狀超程處理的程序。做了環(huán)狀處理時,軌跡在加工方向的轉換處,就會變?yōu)橐粋€逐漸改變的過程,可避免切割速度的急劇下降。在內孔加工的結束處使用環(huán)狀超程裎序,也可以在不降低切割速度的情況下切出內孔。但當尖角附近有產(chǎn)品,或尖角的內側和外側都是產(chǎn)品時,不能使用此方法。
NC的控制
針對上述問題,已開發(fā)出了相應的控制功能。即通過對金屬激光切割機切割速度的實時檢測,實現(xiàn)激光輸出功率配合切割速度變化自動調整為適當值的功能。當切割速度在尖角處減速時,激光輸出功率也相應降低。在加工結束處也是一樣,輸出功率會隨著切割速度的減速而自動降低。